历史如“天女散花”,在这里抖落下众多遗迹。庙里香火旺盛。晨钟暮鼓,梵音呗乐,声声不绝。每年从旧历三月东皇会开始,戏剧演出也很少间断。往往这边庙会歇台,那边锣鼓又敲响,整个李庄宛如一个民间大舞台。
岁月的画笔,在李庄这张铺开的画纸上,描绘出历史发展阶段浓厚的生活图腾,出现了“九宫十八庙”的辉煌景象,建起了宏伟神奇的“旋螺殿”,敬仰天上文官的“奎星阁”等标志性建筑,铸就了李庄人继承传统,重视礼义、讲求信誉、崇尚文化的传统美德。
时光隧道穿梭到19世纪80年代中期,李庄已经成为一个比较发达的场镇了。当时在李庄就有“张家的顶子,罗家的银子,李家的腚子”之说。意思是张家当官的人多,罗家人钱多,李家的拳头硬……
对于李庄,我们很熟悉,熟悉如同家园;对于发生在李庄70年前的“文化抗战”故事,也较为了解。为撰写文化抗战期间那段特殊的经历,我多次去了李庄,走进羊街8号罗家老宅,用现代眼光配制的钥匙,开启历史尘封的大门,宛若看到以罗南陔为主的李庄首脑,9个当地著名乡绅,围坐在一张大圆桌上开会。他们为国分忧、崇文向善、开放包容,激烈讨论的声音,铿锵有力,回荡在耳畔。